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风建设和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要指示要求。11月20日下午,我校组织师生在5栋101学术报告厅收看2020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报告会视频。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致辞表示,疫情期间,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迎难而上,他们秉承着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原理、科学的知识手段去破解疫情防控的难题,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去打赢疫情防控攻击战,为防控疫情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指出科学无止境,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需要科学技术和弘扬科学精神的支持,鼓励广大青少年以前辈科学家为榜样,弘扬爱国主义、践行科技为民、维护科学道德,肩负起新时代科学家的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满足人民对美好希望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理念,主动担当起新时代青年的责任。
“敦煌女儿”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教授报告主题为“守一不移,奉献敦煌”,从魅力敦煌、文化宝藏等方面进行解读。她从经历出发分享自身扎根大漠57年专注敦煌莫高窟保护事业经历,介绍如何基本解决文化不断消散、壁画不断退化的问题一步步将敦煌莫高窟建设成名符其实的世界遗产博物馆。她传达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高度赞扬,寄托了对科研人真创新、有担当谋跨越的殷切期望,告诉大家“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只有直面挫折、勇于探索与改正,才能将中华文化优秀遗产-代一代相传,永远保存、传承千年。
“神舟飞船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报告主题为“传承航天精神,建设航天强国”,以"两弹一星精神"为指引,以自身经历,向广大科研工作者传达爱国精神。他勉励大学生应该多想想祖国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激发全国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和敢于创新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蓄力量。指出,科研人员思想上做到学术严谨,讲究科研道德,要靠自己,不能过于依赖他人;科研工作中做到严谨务实定位准确,每一项要落实到位,懂得举一反三。
观看视频的师生表示,感悟到科技工作者们”科学无止境,精神永流传”的新时代科研精神,深刻体会科技工作者报国为民的初心使命,向那些矢志不渝奉献于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老前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文图/大通社记者邹琪仙 实习记者黄志权 李星宇 编审/杨承锐)